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聂灿 通讯员 周知
当载满图书的流动图书大巴缓缓驶入校区,孩子们争先恐后地加入阅读的队伍。4月3日,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重点民生项目“馆校共享图书”二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至此,“馆校共享图书”项目累计投入800万元、建成56个服务点,全面覆盖了河源市五县两区的主要中小学校。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座为河源孩子打造的精神粮库正式落成。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的帮扶下,在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支持指导下,河源的孩子真正享受到了特区孩子的文化福利。
“便捷享有海量图书资源,实现刷脸借阅服务”
4月3号上午10点,河源市图书馆“馆校共享图书”项目二期建成启用仪式在河源市东源县义合镇中心小学举行。这是一所拥有400多名学生的红军小学,以往学校的图书资源仅有1万多册,而且基本都是品类烦杂的社会捐赠,在“馆校共享图书”项目的资助下,学校图书总量达到了3万多册,图书品类也更适合孩子们。不仅学校本身的优质图书资源增加不少,而且通过设在校门口的深圳援建“共享图书机”,孩子们还可以实现刷脸借阅,便捷享有河源市图书馆的海量图书资源。
义合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古利通说:“原本我们学校藏书量虽然多,但是许多书不适合小学生看。所以这次河源市图书馆和深圳帮扶工作指挥部向我们学校又捐赠了图书后,我们的图书资源就可以真正进入班级,进入到学生的手里面。所以对于我们学校后期开展书香校园建设,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馆校共享图书”不仅让浓郁的书香飘满河源大地,其“人人阅”系统还支持接受赠书,可以整合多方资源,通过引入企业赞助、个人捐赠、家庭藏书等,突破政府单一投资模式,引导社会各界齐参与,共同为河源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
“河源首家少儿流动图书馆,为孩子们提供现场借阅”
当天上午,“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建设的河源首家少儿流动图书馆开进了义合镇中心小学。图书车内整齐摆放着的2000多册各类童书,都可供孩子们进行现场借阅。河源市图书馆馆长赖金凤表示,这辆流动图书大巴将面向所有“馆校共享图书”服务点进行运营,并配套开展儿童阅读指导活动,学校和社区都可预约“少儿流动图书馆”上门,为孩子们提供借阅服务。
赖金凤说:“到目前为止,‘馆校共享图书’项目总共建设了56个服务点,覆盖河源市5县2区,也就是大部分的中心小学或者中心中学都有了馆校共享图书,可以跟河源市图书馆和县区图书馆实现‘通借通还’,弥补了乡村孩子阅读资源的不足。河源在深圳对口帮扶指挥部的帮扶下,在深圳少儿图书馆的指导下,河源的孩子真正享受了特区孩子的文化福利。也可以说,河源在公共文化上已经开始融入双区和两个合作区的建设。”
“引入优质资源,共建书香社会”
据了解,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馆校共享图书”项目从2021年开始启动,累计投入建设资金八百万元。2021年,在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的帮扶下,在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支持下,河源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和河源市教育局指导河源市图书馆创新举措,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和服务手段,以河源14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试点,完成首期“馆校共享图书”项目建设。
在此基础上,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于2022年决定继续实施“馆校共享图书”项目二期建设,在深河帮扶的主战场之一——灯塔盆地的18个乡镇,推广部署“馆校共享图书”服务点,并拓展覆盖面,共在42所中小学校建设“馆校共享图书”服务点,惠及五县一区其他规模较大的乡镇中小学校。
深圳对口帮扶河源指挥部民生组组长曾天林表示,投入资金,打造图书资源流通的渠道,然后把深少图优质的图书资源引入过来,最大限度的把深圳的帮扶资金和深圳的图书资源引入到河源,为河源的孩子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公民素质,进而为乡村振兴的文化振兴创造良好的条件,“这是深圳送给河源人民的一份礼物。我们也希望,在河源图书馆大力促成和推动下,让这个项目运作得更好,通过举办各种各样的阅读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这个项目的效益。”
记者了解到,除了硬件设施的援建,深圳还为河源提供阅读推广指导,增强河源阅读推广的自我“造血”功能。从2022年10月开始,在深圳市阅读推广人协会、深圳少年儿童图书馆的帮助下,河源市图书馆也启动了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项目,成为粤东西北地区最早系统开展少儿阅读推广人培训的图书馆。
审读:喻方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