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襟翼分为后缘襟翼/前缘襟翼,原理不同,不同类型的后缘襟翼原理也有所不同。
2、 二、后缘襟翼 襟翼位于机翼后缘,叫后缘襟翼。
(资料图)
3、它的种类很多,较常用的有:分裂襟翼,简单襟翼、开缝襟翼、后退襟翼、后退开缝襟翼等。
4、放下襟翼既可提高升力,同时也增大阻力。
5、所以多用于着陆。
6、有的飞机为了缩短起飞滑跑距离,起飞也放襟翼,但放下角度很小。
7、 (一)分裂襟翼 这种襟翼本身象一块薄板,紧贴于机翼后缘。
8、放下襟翼,在后缘和机翼之间,形成涡流区,压力降低,对机翼上表面的气流有吸引作用,使其流速增大,上下压差增大,既增大了升力,同时又延缓了气流分离。
9、另一方面,放下襟翼,机翼翼剖面变得更弯曲,使上、下表面压力差增大,升力增大。
10、由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放下分裂襟翼的增升效果相当好,一般最大升力系数可增大75-85%。
11、但因大迎角放下襟翼,上表面的最低压力点的压力更小了,使气流更易提前分离,故临界迎角有所减小。
12、 (二)简单襟翼 简单襟翼与副翼形状相似,放下简单襟翼,相当于改变了机切面形状,使机翼更加弯曲。
13、这样,空气流过机翼上表面,流速加快,压力降低;而流过机翼下表面,流速减慢,压力提高。
14、因而机翼上、下压力差增大,升力增大。
15、可是,襟翼放下之后,机翼后缘涡流区扩大,机翼前后压力差增大,故阻力同时增大。
16、襟翼放下角度越大,升力和阻力也增大得越多。
17、 放下襟翼,升力和阻力虽然同时增大,但在一般情况下阻力增大的百分比要比升力增大的百分比要大些,所以升阻比是降低的。
18、 在大迎角下放襟翼,机翼上表面最低压力点的压力,比后缘部分的压力小得更多。
19、这更促机翼后部附面层中的空气向前倒流,迫使气流提早分离,而使涡流区扩大。
20、因此,放下襟翼后,机翼的临界迎角要比不放时小些。
21、 某飞机放下襟翼和未放下襟翼两种情况下的飞机极线。
22、由曲线看出:放下襟翼后的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普遍增大,最大升力系数增大,临界迎角减小,升阻比降低。
23、 由于这种襟翼的增升效果不是很高,故一般多用于低速飞机,高速飞机很少单独使用。
24、 (三)开缝襟翼 开缝襟翼是在简单襟翼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
25、放下开缝襟翼,一方面襟翼前缘和机翼后缘之间形成缝隙,下表面高压气流,通过缝隙高速流向上表面后缘,使上翼面附面层中空气流速加大,延缓了气流的分离,提高最大升力系数。
26、另一方面,放下开缝襟翼,使机翼更加弯曲,也有提高升力的作用。
27、所以开缝襟翼的增升效果比较好,最大升力系数一般可增大85-95%,而临界迎角降低不多。
28、因此它是中、小型飞机主要采用的类型。
29、 有一种襟翼的工作原理与开缝襟翼非常相似。
30、放下襟翼时,压缩空气从机翼转折部位喷出,吹掉后缘的涡流而增大升力。
31、这时最大升力系数提高很多,而临界迎角降低较少。
32、这种襟翼叫吹气襟翼。
33、目前,某些高速喷气式飞机的薄机翼上,多采用这种襟翼。
34、 开缝襟翼是利用气流通过缝隙来延缓气流的分离。
35、但有一定限度,当襟翼的角度增大到一定时,机翼后缘仍会产生气流分离,使增升效果降低。
36、若采用双缝襟翼, 就可克服这个缺点。
37、用双开缝襟翼,将有更多的高速气流从下翼面通过两道缝隙流向上翼面后缘,吹除涡流,促使气流仍然能贴着弯曲的翼面流动。
38、这样,襟翼偏转到相当大的角度,还不致于发生气流分离,因而能提高增升效果。
39、 双开缝后缘襟翼与单开缝后缘襟翼构造相似,只是有两个缝。
40、在襟翼之前还有一小块翼面,因此放下时与机翼后缘构成两个缝。
41、 若采用三缝和多缝襟翼,增升效果会更好,但构造复杂、故目前采用双开缝襟翼较为普遍。
42、 (四)后退襟翼 放下后退襟翼,不仅能增大了机翼切面的弯曲度,而且还增大了机翼面积。
43、故增升效果好。
44、高速飞机采用较多。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