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和保险公司到底该怎么选?这是让很多车主朋友比较困惑的一个问题,因为若是没有选对,后面的花销就大了去了。因此,就有不少网友建议,车企应该自己开设车险业务来保障用户权益。
车企布局车险业务
(资料图片)
5月17日,出行局从天眼查平台上发现,易安财险有限公司更名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也就是说大家开始期盼的事情要变成现实了。
其实,在比亚迪之前,广汽、上汽、小鹏和理想等主机厂就已经在布局车险业务了。但它们并不是像比亚迪那样直接收购一家保险公司,而是多以“保险经纪公司”的身份,从事“为投保人拟订投保方案、选择保险人、办理投保手续”,“协助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进行索赔”,“再保险经纪”等业务,直白一点说,它们就像是中介。
车企必然不甘只做中介
成为中介后,车企虽然会收到保险公司的代理销售佣金、理赔服务费用,以及咨询服务费等,但相比保险公司挣得钱,简直是九牛一毛。如2022年人保财险中,单新能源车的保费收入就达到了206亿元,同比增长72.7%。
巨大的利润差让很多主机厂心有不甘,纷纷表示要“革命”。上个月,小鹏就宣布与8家头部保险公司合作,发布智能保险服务体系及相关产品。而蔚来汽车也表示,以后不排除联合各大保险公司推出专门针对蔚来汽车的专属保险产品的可能。
不过话说回来,与比亚迪这种直接插足车险业务的做法相比,小鹏和蔚来要走得这种合作路线还是有一些问题的,比如利润分配,再比如用户权益的保证,如果后续有问题,到底是由谁来负责,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车企如何定义车险?
放眼全球,车企切入车险业务并非没有先例,早在2019年特斯拉便推出了自营的汽车保险产品——UBI车险。
这一产品的最大亮点就在于,颠覆了以往的传统模式。特斯拉通过大数据分析得出车主驾驶习惯的安全性指数,定制个性化保单。一般来说,驾驶风格不算“激进”的车主可直接节省20%-40%的保费,而驾驶习惯最安全的车主,能节省30%-60%的保费。
当然了,特斯拉这一产品的推出,便引起了美国很多保险公司的不满,毕竟这是砸了别人饭碗。所以我们也可以想象,比亚迪若是正式推出车险业务,也会被国内的保险大亨围攻。但是,这一步必须要走。
因为,随着各大新能源车企相继推出一体化压铸车身,险企的赔付率会持续走高,而为了保证利润,它们会提高保费。但对于车主来说,若是因车型而提高保费,显然也不算公平。而如果客户因购买自家的新能源产品而付出过多溢价,同样不利于车企的销售。所以,若是按照传统的保费定价模式,险企、车企和用户三者间的利益难以达成一致。
而在我们看来,比亚迪后续推出的车险产品定价,应该会借鉴特斯拉先前发布的UBI车险,因为就目前的智能化水平而言,获取车主驾驶习惯数据并不难。当然了,有了比亚迪开头,后面应该会有更多车企相继踏入车险业务,不难预见后面汽车保费会越来越便宜。